(1)出台了《湖州南太湖新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等办法,相继分解和细化工作目标并落实相关措施,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落地生根。
(2)全面清理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保证金等,对区域评估等事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出台《湖州南太湖新区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若干措施》,取消限额以下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改为投标单位承诺中标后如不签订和履行合同,自愿接受暂停3个月在南太湖新区投标资格的保证;限额以上项目招标人同意取消投标保证金的也采取以上承诺制。以政府买单方式推进区域能评、环评、压覆矿、地质灾害、水土保持、防洪、地震、雷电等区域评估,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3)针对新冠疫情影响,新区一方面落实一企业一复工服务专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复产的问题,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审批模式,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模式,通过微信平台、网站、张贴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政务服务网上操作指南,积极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等方式办理事项,最大限度避免人员聚集和流动,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4)做好“全程代办”,改善企业报批体验。新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按照“围绕项目转、为了项目干”要求,在市里统一部署的“标准地”、“承诺制”、“最多80天”的统一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工作特点注重特色:一是实行“全程代办”。每个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审批流程都是第一次接触,特别是实行投资项目监管平台软件在线审批后,投资者对平台软件操作不熟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立了全程代办员,帮助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实行投资项目从签订投资协议后到竣工验收的有关服务全代办,真正做到项目“围墙外的事全代办”。二是主动“跟踪服务”。改变原来在窗口坐等审批的做法,每个项目落实服务专员,每月定期对重点投资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会商,分析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措施,推进项目进程。
(5)完善“全程服务”,加快企业开办速度。一是整合优化流程。将企业开办“全流程”确定为“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4个环节,并分别进行优化提速。按照“能快则快”原则,自受理起2个小时内完成营业执照审批办结,自领照起0.5小时内完成公章刻制、1个小时内完成税务发票核发、3个小时内完成银行开户。大厅引入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等全流程服务,并行办理减少时间,企业开办申请人在完成企业设立电子化登记时,可同步申请公章刻制、选择税控设备服务单位、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等一体化集成服务,各部门机构同步受理申请事项并进行审核,统一数据共享标准,实现材料、数据共享。今年将在健全全流程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公章刻制政府买单服务。二是线上验证提速。结合全省推行的注册登记身份实名验证改革,创新运用国家统一开发的登记注册身份验证 APP,打破空间限制,实现远程实名采集。借助全省“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平台,把企业开办各项业务纳入平台,实现信息互认共享、全程留痕、信息回推等功能,大大缩短了各环节办理时间。
(6)严格按照《湖州南太湖新区关于工业(物流)投资项目准入联审管理办法(试行)》,成立项目准入联审小组,由新区常务副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经济发展局、投资促进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分局、财政局、应急管理局等为评审部门,由投资促进局牵头组织各评审部门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逢进必审”,背靠背打分,规范项目招引流程,加强项目质量源头管理。
(7)充分触发“湖八条”、人才新政、“湖九条”等政策的虹吸效益,狠抓宣传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微信、报纸、电视台、微博等媒介全力宣传,强化项目梳理和对接,扎实服务项目双进,打造优质营商品牌,全力展现南太湖新区优越的投资创业环境。
(8)采取线上与线下现结合,产业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招商模式,通过“网招商、云签约”等,成功签约一批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9)通过开展清廉招商建设,促使招商干部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风,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推动项目引进的大突破,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