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500MB1721512X/2023-00247 | 成文日期: | 2023-06-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 |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南太湖新区2023年第4期)
近期,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州南太湖新区分局组织开展了餐饮单位、流通单位抽检,共检出18批次不合格。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湖州南太湖新区分局已依法予以查处。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市场监管部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7日内向社会公布风险防控措施,3个月内向向社会公布。
特此通告。
附不合格说明:
噻虫胺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姜蛆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噻虫胺为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的新一代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防虫范围较广,活性与吡虫啉相似,毒性低、持效期长。使用方法灵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姜中噻虫胺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若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约量或
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毒死蜱
毒死牌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重蒸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中规定,毒死蜱在不同农作物上有不同的限量值,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长期暴落在含有毒死蜱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中规定,姜中最大残留量限值为0.02mg/kg。毒死蜱在不同的农作物上残留限量的规定差异较大,可能种植户对毒死蜱在水果,蔬菜等可使用的农作物上安全间隔期不了解,出现了农药滥用、过量使用的情况,甚至违规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药。
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长期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在人体中蓄积,进而对人体机能产生危害,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菌株。甲氧苄啶是抗菌剂。抗菌范围和磺胺药相近。与磺胺药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其疗效几倍到几十倍。可治疗禽畜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鸡白痢、禽伤寒、霍乱、呼吸系统继发性细菌感染等。还可用于球虫病的防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的皮和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100μg/kg。淡水鱼中恩诺沙星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噻虫嗪
噻虫嗪(thiamethoxam),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杀虫剂。能被迅速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木质部向顶传导。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褐蝽、粉蚧、蛴螬、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跳甲、金针虫、步行虫、潜叶虫和一些鳞翅目害虫。可用于茎叶和土壤处理的主要农作物有芸薹属作物、叶菜类和果菜类、马铃薯、水稻、棉花、落叶果树、咖啡、柑橘、烟草和大豆;种子处理主要用于玉米、高粱、谷物、甜菜、油料油菜、棉花、豌豆、蚕豆、向日葵、水稻和马铃薯。也可用于动物和公共卫生,防治蝇类(如家蝇、厕蝇和果蝇)。大鼠急性经口LD50 为1563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低毒级。烟碱类杀虫剂。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心跳过速等。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噻虫嗪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本次抽检的1批次香蕉中测定值为0.131mg/kg,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的规定,检出值的限量值为≤0.02mg/kg,判定为不合格。
苯醚甲环唑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是高效广谱杀菌剂,对蔬菜和瓜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大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 约为1453mg/kg,急性毒性剂量分级为低毒级,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相关研究未见遗传毒性。但长期反复接触是否有蓄积作用和远期效应,尚无明确科学证据。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苯醚甲环唑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苯醚甲环唑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本次抽检的1批次沃柑中测定值为0.32mg/kg,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规定,检出值的限量指标为≤0.2mg/kg,判定为不合格。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是具有保护、治疗和传导作用的杀菌剂。会引起像推迟衰老、叶片变绿、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耐受性更好等生理效应,能更有效地利用水和氮。用于防治主要的植物病害,如谷物的小麦壳针孢、柄锈菌、小麦德斯霉菌、肝圆核腔菌、黑麦喙孢菌和麦颖枯病,花生的球腔菌,大豆的线虫病、思茅松毛虫病和大豆锈菌,葡萄的霜霉病和白粉菌,马铃薯和番茄的疫霉病和早疫病,黄瓜的霜霉病和白粉病,香蕉的黑条叶斑病菌,柑橘的痂囊腔菌和球座菌,草坪的纹枯病和腐霉菌。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毒性分级为微毒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等有刺激作用,无人体全身性中毒报道。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吡唑醚菌酯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唑醚菌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本次抽检的1批次小台芒中测定0.0847mg/kg,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的规定,检出值的限量值为≤0.05mg/kg,判定为不合格。
克仑特罗
克仑特罗(clenbuterol)是一种β2 受体激动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饲料中加入克仑特罗可促进动物体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显著提高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因此被称为瘦肉精,曾被用作牛、羊、禽、猪等畜禽的促生长剂、饲料添加剂。高残留克仑特罗的动物性食品有可能引起人体四肢、面、颈部骨骼肌震颤及以心血管中毒表现,如心悸、心动过速、多汗、肌颤、肌无力,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惊厥、高血压危象。
本次抽检的1批次牛前后腿肉(生)中测定值为4.68μg/kg,我国农业部公告第193 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规定禁止所有食品动物以任何用途使用克仑特罗。农业部235 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再次明确克仑特罗为禁止使用的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判定为不合格。
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
亚硝酸盐(nitrite),主要包括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是常见的防腐剂和护色剂。蔬菜自身也可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肉制品中的肌红蛋白可与亚硝酸盐相结合,生成稳定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能够保持独特的风味和色泽。亚硝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摄入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引起中毒。亚硝酸盐还能够与蛋白质分解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转化为N-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致癌性。
本次抽检的1批次咸鸡(腌腊肉制品)中测定110mg/kg,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检出值的限量指标为≤30mg/kg,判定为不合格。
散装食品和农贸市场是涉及亚硝酸盐超标最多的两个环节,其中散装的熟肉制品风险又高于农贸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散装食品和农贸市场食品的操作经验技术水平,卫生质量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