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旅游 >景区

黄龙洞景区

发布时间: 2019-12-06 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 【字体:

黄龙洞是弁山山体的一部分,原是道教洞天福地,唐代以前称“金井洞”。相传五代梁时有黄龙破洞而出,后随龙势倾翻,又得名黄龙山。明代陶宗以《辍耕录》载:"黄龙洞北枕太湖,其山皆怪石林立,洞旁壁立千仞,俯瞰不能见底。"洞东侧有一直径一丈许古球,称"龙蛋"。过"龙蛋",有古代道观遗址,分二茅宫、三茅宫、祥应宫、真武殿,规模宏大。旧时郡有水旱,群郡守即率员来此祈祷,北宋湖州太守功轼有《卞山龙洞祈晴诗》:"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往问卞山龙,曷不安其家。"

黄龙洞直径14.8米,垂址深度37米,洞底生风,寒凉透骨。洞周山崖上多摩崖石刻,有黄庭坚、苏东坡、杜牧、赵孟等名家真迹,其中刻于巨石"丈人峰"上的四个大字"黄龙洞天",系明朝四十三代汉嗣天师张宇初题写,可见黄龙山茅宫属天师道派。

走下黄龙洞,出现一座流光飞彩的神秘宫殿,便是黄龙宫,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这是一个大型天然溶洞,穹顶有一块钟乳石,蜿蜒30余米,宛若游龙,首尾鳞爪,依稀可辨,“黄龙宫”一名也由此而来。

宫内除了千姿百态的溶岩造型外,最奇特的当数响石厅。200平方米的洞厅内,悬挂近百支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它们形态各异,疏密相间;粗细厚薄不同,若用木槌轻击,便会发出各种优美动听的声音。有如宏亮的钟声,余音可在洞中回荡八、九秒之久;还有似琴声,鼓声,木鱼声等等。仔细品味,竟是“哆来咪发西啦”等音调,连击乳石能奏出《东方红》、《紫竹调》等多种悦耳的“响石音乐”,音色之美、音阶之准,实乃自然界一大奇迹,世称“中华一绝”。80年代,北京、上海、福建、云南、浙江等地的人民广播电台都曾播送过这种响石音乐,上海科教电影厂也曾在这里拍过一部片子,片名就叫《响石》。

这个神奇的黄龙洞还有很多精彩的传说故事,大家边参观,我边为大家细细讲来。

一个是关于求雨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当地因为两三年没有下雨,草木、庄稼都枯死了,根本见不到水,当地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到处求神祈雨。老百姓来到白雀寺祭观世音,求观世音帮助降雨。观音非常善良,她求玉皇大帝帮忙。玉帝说白雀那边没有安排龙管辖那一片,所以没办法下雨。观音就来到太湖,里面有一条黄鳝,但他还没有成仙,所谓"千年成龙,万年成仙",他时间不到。观音对他说无论如何也得帮忙,黄鳝听了,决定帮她这个忙。然后到处找水,但找不到水。有一天,他找到一户人家,发现这户人家的小院里有一个墨池(因为好的砚磨出来的墨水是不会干的)。于是他决定用墨池里的墨水来降雨。天下雨了,地上的水都是黑的,水下到了老百姓的厕所里,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罪过。天上查到此事,原来是这条黄鳝触犯了天条,于是要将它斩杀。黄鳝问观音该怎么办?观音说不要紧。到那天,你就到我这来。黄鳝问观音到她那该怎么走,观音叫他只要延太湖南岸走,逢白而上。到了那天,黄鳝见到一座山石是白色的以为到了,就从地下钻出来,天上的协公看到了,就一个闪电将他斩杀。黄鳝对观音说:"我是为老百姓做好事,如今却遭害,我死后要将当地老百姓臭死"。观音对他说不要这样,等他死了风干后,她就给他造一座龙王庙和一座龙王殿。于是到现在便有黄鳝死后不腐不臭之说。黄鳝从地下钻出来的那洞,就是黄龙洞。

第二个是宋高宗赵构的故事:南宋初,宋高宗被金兵越追越近,情势非常紧迫。这时,一条巨大的黄鳝挡住去路,宋高宗心急慌忙,顾不了许多礼仪,就向黄鳝跪下恳求说:“黄鳝,黄鳝你若能救我逃脱这场劫难,我有朝一日登上九五至尊,就封你为龙。”黄鳝听了让开一条路,让宋高宗躲进自己的山洞,自己在洞口护着,金兵追到这里,看看不见了宋高宗的踪影,有一条黄鳝挡住大路,金兵举刀要杀黄鳝。黄鳝一跃而起,口咬尾打,把金兵打得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掉头就逃,宋高宗终于脱离危险。后来他在临安登了帝位,没有忘记曾经救过他的黄鳝,就封黄鳝为黄龙,那座小荒山为黄龙山,黄鳝住的山洞为黄龙洞。现在黄龙没有了,那山那洞还在。

朋友们,神龙洞天,还有许多神秘正在发掘中,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来我们黄龙洞,探索其最深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