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旅游 >景区

邱城遗址公园

发布时间: 2019-12-06 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 【字体:

公园围绕邱城山而建,占地约400亩,也是度假区健康·蜜月小镇的核心区域。在邱城公园入口处,蜜月小镇的主题雕塑《月之恋》,是由浙报集团设计的。该作品由字母“M”、月亮轮廓和基座构成三个形象模块,“M”是蜜月一词中英文的第一个字母,也是月亮(Moon)的开头字母,同时,对“M”的变形处理既形象地展现了情侣牵手,也象征小镇愿同八方来客牵手同行的承诺;月亮既代表着美好情感,而以月亮酒店为原型的明月造型似山似水,似帆似影,似桥又似……;基座采用三层夯土筑城的意象手法,代表邱城遗址所承载的上中下依次叠压的三个文化层(马家浜、崧泽和马桥)和情定三生的恒久之恋;整个雕塑采用六面艺术水印的技法处理,空混视效、层层递进宛如时光隧道,寓意邱城文化上下六千年的文明以及蜜月小镇守望千年的历史传承。象征着永恒的爱情在此见证。

入口处的地面浮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地下距今6000年的文化遗存。是地下文化遗存埋藏密集区,它于1957年首次挖掘,印证了邱城的历史。

说到古邱城,它西依黄龙山,东近小梅港,北濒太湖,南为平原,是春秋时吴国所筑的三城之一,也湖州历史上最早的城池。1963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4月重新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邱城建于春秋后期,为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所筑。公元前六世纪末,吴国走向诸侯争霸的前台,夫概受命据守太湖西南滨要冲,筑“三城三圻”作屯兵之所。邱城连芦圻,倚山面水,且有大片平原,不仅是练兵的好地方,而且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利于发展农耕,因而又是军旅给养的可靠供给之地。夫概在三城三圻练就了强大的水师和步骑,西抗强楚,南拒霸越,在“吴越争霸”中地位殊要。

邱城至今保存完好,其北城地势较高,平面呈东西面的长方形,周长约1.5公里,城墙尚存约800米,高8-10米,上宽5-8米,底宽20-30米,有门11座。南城周长亦为1.5公里,地处北城东南面,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城墙尚存800余米。近年来,在邱城山与黄龙山的连接处,新建了高大的城门式纪念建筑,巍峨壮观,为邱城遗址增色不少。

遗址上层即城墙部分。城墙用灰土筑成,含有大量的印纹陶、原始瓷、红陶、黑皮陶碎片、青铜簇、石器和玉器。南城地处北城东南面,其北城墙与北城南墙部分重叠,西南城墙发别有500米、300米。东城墙已不存在,其内侧有一个叫马泄头的大水塘,从其走向看,马泄头可能有一水门与外侧的芦圻水营相通,事实上,邱城只能算是一座军事城堡,宋代张尧同的咏诗“吴越争雄日,区区在用兵,空余争城地,无处不高城”,恰好记述了这种情形。

另外,邱城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经考古工作者调查、发掘,认定其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个文化层。其中,下层距今约6000多年,属马家浜文化。这一层有较大的远古建筑遗迹,其居住面由砂粒、蛤蜊壳、螺蛳壳、骨渣和粘土夯成的“三合土”构成,上有并排柱洞,洞内有残存木柱,周围三面有水沟,为排干住地积水和供应住地用水。出土物中有大量生活用陶器和生产用石器,如斧、刀、凿、骨制镞、锥、针和捕鱼用的陶质网坠及纺织用的陶质纺轮等,还有较多的动物遗骸,以牛、鹿、猪和鱼类最多。这都说明了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经营原始农业的同时,兼营捕鱼和狩猎,而且还织布、制陶和饲养家畜。

邱城遗址中层距今5000多年,属崧泽文化。石器以扁平穿孔石斧和长条形石锛为主。生活器皿多为黑陶,有鼎、豆、罐和杯等。上层则是马桥文化层,就是春秋时期的古城墙部份。这可以说是一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直到封建社会的历史博物馆。

沿着山路拾级而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片广袤的茶园,茶树芳新,茶香弥漫,小径上铺满一路的五彩花朵,偶尔还能看到采茶人忙碌的身影。在山的最顶端有一座凉亭,名为“吴亭”,在那里可以纵览整个太湖美景,与小梅山遥遥相望。大家还可以在吴亭边的“越台”里赏景品茗,静享悠闲惬意的恬淡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