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纪检监察

用好“廉洁锤” 管好村资产

发布时间: 2020-12-10 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 字体:[ ]

“这是我们今年3月进行的一次线上公开拍租商铺的资料。”日前,在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双塘村村委会,村党委书记赵荣林拿出几本厚厚的拍卖资料,里面详细记录着每一间商铺的竞价交易的过程。

  这是村里的又一次集体资产公开拍租。据悉,此次进行公开拍租的是清河路沿线的48间商铺使用权,双塘村股份合作社将此次竞价交易全权委托给了湖州浙北拍卖行有限公司。“我们都是提前一周在报纸、拍卖行网站、村务公开栏等平台发布公开招租信息,有意向竞拍的商户都可以到拍卖行进行报名,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参与竞拍了。”赵荣林说。

  近几年,通过自建、投资开发、村级留用地置换等方式,双塘村的村集体资产逐渐扩大。赵荣林介绍说,“以前的租赁模式不仅浪费人力、资金,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早在2017年,村里有一部分商铺是通过一般的租赁形式出租,到了收租金的时候,租户提出了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村两委班子成员轮番出动,都没能收回租金,最后只能采取法律诉讼手段,终于收回了全部的200万元租金。”

  自农村股份制改革以来,双塘村就开始试行集体资产公开拍租的方式。“为了确保交易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和农村集体资产效益的最大化,现在都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公开拍租。我们村里现在可以招租的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每年的租金收入超过500万元。”赵荣林说。

  “从线下到线上,我们农村集体资产的交易变得更规范,流程缩短,效率也更高了。”赵荣林表示,“村级集体资产的扩增,最终受益的是村民,村里每年的收益都会返利给村民,所有的村务信息都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真正的实现百姓当家做主。村里富裕了,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

  事实上,村级集体资产通过公开拍租,可以让整个交易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交易方式规范有序,避免了暗箱操作的问题,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村级集体资产公开拍租很好地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农村集体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更好地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在实施清廉乡村建设中,街道纪委如何找准切入点、有所作为?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村级集体资产公开拍租作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有效手段,能很好地防范农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构建清廉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具体实践之一。”康山街道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罗成超说。

  如今双塘村的这一做法已在街道范围内推广,截止目前,街道下辖道场村、陆家兜村、石泉桥村等都对村级集体资产采取了相同的公开拍租方式,涉及面积14000余平方,每年租金金额达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