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500MB1721512X/2025-00057 | 成文日期: | 2025-02-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 |
关于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根据湖州南太湖新区财政工作的要求,现将2024年南太湖新区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预算草案汇报如下: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南太湖新区财政工作在南太湖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新区重点工作,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立足新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围绕“三个一号工程”,狠抓增收节支,统筹整合调度各类资金,及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南太湖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1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86.5%,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9.2%。其中:税收收入29.55亿元,下降21.4%;非税收入10.96亿元,增长56.8%。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年初预算支出50.68亿元(包括省、市转移支付),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预算数50.68亿元,实际执行数为38.5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6.1%。
2024年南太湖新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执行数596.07万元,完成预算的90%,为上年执行数的109.4%。支出分项目情况如下:因公出国(境)费用89.04万元,完成预算的98.9%,为上年执行数的132.8%。公务接待费20.27万元,完成预算的48.8%,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48.88万元,完成预算的91.4%,为上年执行数的98%。公务用车购置费137.88万元,完成预算的92.6%,为上年执行数的135.3%。
2024年财政支出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基础上,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经初步预计,2024年按照现行市对区财政体制计算情况,加上上级各项转移支付补助,统筹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财力,积极盘活存量等,收支相抵,预计能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由于市对区体制结算尚有一个过程,最终平衡结果待决算汇审后确定。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40.09亿元,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预算数56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71.6%,下降42.4%。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年初预算支出90.20亿元,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调整后预算数85.20亿元,实际执行数为79.0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8%。主要用于城乡社区支出33.12亿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0.90亿元、农林水支出0.01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97亿元、住房保障支出0.02亿元、其他支出39.96亿元(主要是专项债券安排政府投资项目支出39.78亿元), 专项债券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3.09亿元。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加上转移性收支后,收支相抵,南太湖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87亿元,其中:利润收入1.68亿元,产权转让收入0.17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及上年结转0.02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增长45.1%。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87亿元,其中: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85亿元,结转下年0.02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增长45.1%。
收支相抵,南太湖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4年经批准举借债务的规模、结构、使用、偿还情况
1.举借规模
截至2024年末,南太湖新区全年累计新增地方政府债务70.57亿元,其中:发行新增专项债券60.77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9.80亿元,包括专项债券9.00亿元,一般债券0.80亿元。
2.结构
截至2024年末,南太湖新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6.2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9.90亿元,占21.4%;专项债务146.31亿元,占78.6%。
3.使用
2024年,南太湖新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券60.77亿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交通运输5.38亿元,占比8.8%;产业园区等市政建设20.30亿元,占比33.4%;农林水利2.10亿元,占比3.5%;文化旅游4.70亿元,占比7.7%;医疗卫生0.20亿元,占比0.3%;教育0.20亿元,占比0.3%;供热3.50亿元,占比5.8%;新能源0.40亿元,占比0.7%,用于存量政府投资项目收尾23.99亿元,占比39.5%。
4.偿还
2024年,南太湖新区财政共安排还本支出10亿元,均用于偿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到期本金。
(五)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南太湖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调整预算数为58.3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预算55.64亿元、PPP项目社会资本资金安排2.74亿元。预算资金执行数为55.49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1.59亿元、社会资本资金3.9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0%。
(六)2024年预算执行的主要工作
1.狠抓组织收入,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全力统筹组织收入。全年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0.51亿元,同比下降9.2 %;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9.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9 %,同比下降21.4 %;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0.96亿元,同比增长56.8 %。持续深入挖潜非税收入,积极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坚持依法征收、规范执收、源头控收,确保实现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二是全面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管理。聚焦重要时点和关键阶段,通过前瞻预测、实时跟踪、复盘分析,持续完善收入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腾出财力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同时加强库款运行分析监测,量入为出,强化收支动态平衡。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深入挖掘政策信息,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扶持。2024年新区争取到各类上级资金指标18.71亿元、一般债券0.80亿元、专项债券69.77亿元,有效保障了新区的重点项目推进和债务风险化解需要。
2.聚焦关键之处,切实做好民生保障。一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突出保障重点支出,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等急需、刚性支出。优先使用稳定的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确保不留硬缺口。从严开展预算编制及预算调整,全年新区“三保”支出共6.19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82亿元,保工资4.06亿元,保运转0.31亿元。二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有保有压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区财政支出的2/3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全年民生支出23.1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5%,支持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迭代升级提升效能。惠农惠民“一键直达”系统全面上线,实现项目入库、名单审批、资金发放全过程线上闭环,新区累计发放项目惠及4.97万人次,共计资金1.62亿元<标点符号错误>
3.突出重点领域,促进经济稳进提质。一是精准落实“8+4”政策。坚持目标引领结果导向,积极承接“8+4”政策体系,新区累计已支出区级资金24.80亿元,执行进度100%;累计已支出省级资金1.69亿元,执行进度91.4%,有效带动新区经济发展。二是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切实落实各项惠企减负政策,全年累计实现增值税留抵退税4.10亿元。切实落实各项惠企减负政策,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企业最有感”营商环境,确保优惠直达快享。主动调研企业需求,全面宣传政策导向,指导企业开展政策申报,实现产业优惠政策兑现再提速。新区累计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5.40万元,惠及企业350家。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指标基本达标,采购合同备案公告平均时长缩短至30天,中小企业项目采购金额占比超过83.9%,预付款比例提升至37%。三是强化财政撬动能力。结合新区产业结构,组建南太湖新区首支科创天使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1亿元。联合新区三大国资平台,其中科创投集团出资0.50亿元,经开集团及南控集团出资0.50亿元,重点投向光电通信及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板块项目。目前基金已完成实缴1000万元,其中财政出资200万元,计划通过子基金遴选,筛选一批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共同组建天使子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协助加快新区产业生态建设。
4.守牢安全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一是积极化解债务风险,全力争取政策支持。牢牢锁定年度债务化解目标任务,全力争取中央政策性资金,确保顺利完成退出融资平台1家的压降任务。有效控制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确保融资平台金融债务规模“只减不增”,全力推进置换“双非”债务置换工作,非标债务、高息贷款等情况有明显遏制。二是积极筹措各类资金,全力保障还本付息。全年共安排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含手续费)14.40亿元,其中还本支出10亿元。除通过区级财力优先保障以外,新区积极争取其他资金9.11亿元,其中,争取再融资债券9亿元,用于部分偿还到期土储债本金;收缴各项目单位承债资金专户的历年累计利息收入0.11亿元,用于部分支付专项债券利息。
5.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治理水平。一是持续深化绩效改革。结合新区实际,出台新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等制度性文件,认真开展绩效管理考核及应用等工作,不断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管理体系逐步形成,预算一体化系统搭建等手段将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协同监管体制,联合新区纪工委、驻企监事会,开展国有企业产权管理专项检查和国企领域虚假贸易、问题合同、违规担保问题专项检查,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三是提升财政评审质效。新区完成39个项目概算审核,核减7.52亿元,核减率10.4%;完成17个项目控制价审核,核减资金1.42亿元,核减率7.6%。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债务管理风险依然较大,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单位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编制不够全面完整,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还不够完善。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一)2025年财政经济形势
从财政收入看,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新区财政收入保持相对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从财政支出看,各领域资金需求加大,稳经济、保民生、扩投资等重点领域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另外,新区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偏小,重大项目尚未实质性见效;二是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有待强化;三是收入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总体来看,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既要看清发展大势,始终坚定信心,又要把握环境变化,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加大支出结构优化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2025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
按照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财政改革总体要求,根据2025年度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结合对2025年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并参考2024年度执行情况。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载体、总抓手,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坚持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坚持绩效优先,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以财政新作为推进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要求,将预算送市人大审查监督。新区尚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暂不编制。目前只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三)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
2025年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40.50亿元,同口径与上年持平。
按上述预期收入水平与结构,根据现行市对区的财政体制,在考虑省、市转移支付等相关因素后,2025年预计支出及可调入资金情况后,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收入预计61.3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0亿元、转移性收入15亿元(其中:上级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3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42亿元、从政府性基金资金调入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52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0.1亿元、上年结转收入1.80亿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预计支出61.34亿元,其中:新区本级支出37.32亿元、预备费提取0.40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0.15亿元、转移性支出体制上解及专项上解市财政23.47亿元。
2025年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7.32亿元,较上年执行数38.56亿元下降3.2%。
2025年新区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664.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90万元,同口径与上年持平;公务接待费40.90万元,同口径较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33.8万元,同口径较上年增加0.7%,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148.80万元,同口径较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85万元,同口径较上年增加0.9%,原因是市级部门划转一辆公务车资产至新区,由新区负责保障。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支相抵后,预计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
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收入预计97.94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3.72亿元、转移性收入44.22亿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15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1.07亿元);较上年执行数118.26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40.09亿元、转移支付收入5.49亿元、债务转贷收入69.77亿元、上年结余2.91亿元)下降17.2%,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比上年预计增长34.0%。202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97.94亿元,其中:新区本级支出69.4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4.84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体制上解市财政11.67亿元、调出资金2亿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
2025年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为69.43亿元,比上年执行数79.07亿元下降12.2%。主要用于城乡社区支出40.09亿元(主要用于债务化解支出、政府投资项目、征地拆迁补偿支出、拆迁安置房小区不动产权办证补缴出让金等支出)、各类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0.15亿元、农林水支出0.01亿元、其他支出24.59亿元、专项债券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4.59亿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支相抵后,预计202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
预计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4亿元,其中:利润收入1.34亿元,股息红利收入0.08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及上年结转0.02亿元。
2.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
相应安排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4亿元,其中:本级支出0.02亿元,调出资金1.42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情况
2025年新区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安排32.77亿元,其中:区级财政资金安排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安排0.50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8.50亿元),其他资金来源23.77亿元(主要是上级财政补助3.27亿元、专项债券20.50亿元)。共安排项目64个,其中:新建项目2个、续建项目34个、完工项目27个、市级项目1个(如通苏湖城建铁路)。
三、202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2025年,新区财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锚定目标,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推动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财力统筹,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坚持不懈拓财源。坚持组织收入一盘棋,持续夯实协税护税机制,优化会议联系、调研联合、数据联动“三联”工作方法,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加大财源排摸力度,及时掌握重点财源变化情况,确保应收尽收。二是持续挖潜盘活存量。聚焦重点非税项目,拓展资产资源盘活利用空间,全面排摸,分类施策,强化资产资源“造血”功能。三是向上争取抓增量。抢抓稳经济政策机遇窗口期,吃透政策提前谋划,找准上级政策与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做实项目前期,拓宽资金争取渠道。
(二)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效能。一是严格支出管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坚持过“紧日子”要求,持续抓好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不得安排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格支出保障顺序,做到“三保”优先、刚性支出优先、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优先,确保支出管控措施取得实效。二是强化财政预算约束。从严从紧控制预算追加,原则上一律不予追加;从严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审慎开展新增项目建设,坚决执行新增支出审批流程。三是切实保障重点支出。落实“分级分类”原则,按照轻重急缓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挤出财力保重点,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和围绕党工委管委会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的重点工作,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
(三)聚焦财税改革,强化财政风险防范。一是贯彻落实财税改革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财税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不断增强财政透明度和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打破支出基数固化预期,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面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切实做好扩大地方可用财源,厘清基层财权事权等各项改革承接工作。二是全力抢抓政策窗口期。紧跟政策导向,抓住政策机遇,突出重点,提前谋划,在保障续发项目债券资金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新项目的谋划储备工作,重点研究和争取土地储备、购置存量房产以及用作资本金项目等领域的债券申报要求,夯实土地清单、项目清单等基础工作。三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全力统筹财政收支运行,完善收支动态平衡监测机制,牢牢守住库款保障红线,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完善国企融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扎实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和融资平台压降工作。聚焦当前各级审计、巡视巡察重点,开展往来款项、政府采购、资金绩效、内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查摆和整改落实,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政管理。
2025年,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财政运行保障的压力也较为突出。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及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主动服务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目标,努力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为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新区力量。
附表:
1.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2.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3.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情况表
4.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情况表
5.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6.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7.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草案)
8.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草案)
8-1.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项级科目表(草案)
9.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草案)
10.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草案)
11.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草案)
11-1.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项级科目预算表(草案)
12.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13.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14.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表(草案)
15.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草案)
16.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平衡表(草案)
17.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表(草案)
18.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表
19.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项目情况表
20.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项目情况表
21. 湖州南太湖新区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预算表
关于湖州市南太湖新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